rsync 用法

在不同的机器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同步是一个常见的场景,也有不同的命令工具(如 scp、FTP 等),甚至是不同的图形界面软件(如 Termius 等)可供我们选择操作。本文记录的 rsync (remote sync)也是用于文件同步的工具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会检查发送方和接收已有的文件,并仅传输有变动的部分。rsync 不仅可以在本地不同的目录之间使用,同时也支持本地主机与远程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同步。由于其具有仅传输变动、增量备份、 断点续传等特点,在一些场景下非常实用。本文记录了其一些常见的用法,主要关注其在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之间同步的操作。 在使用 rysnc 之前需要确保本地和远程主机都安装了 rsync,可通过 rsync --version 检查是否安装,如果没有,可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安装: 1 2 sudo apt-get install rsync # ubuntu brew install rsync # macOS rsync 的基本使用如下: 1 2 3 4 rsync -av [source] [destination] -a: 表示递归同步,并同步元信息 -v: 输出到终端 如果目标位置不存在,执行上诉命令之后将会自动创建。 常用参数 -n 如果不确定执行 rsync 会有什么结果,可以使用该参数查看执行后的结果,并不真正执行命令。 --delete 默认情况下,rsync 只是将源目录的所有内容都复制到目标目录,并不会保证两个目录相同,也不会删除文件。因此,如果是想要构建源目录的镜像就需要使用 --delete 参数,这样保证目标目录和源目录相同。 --exclude --exclude参数用于排除文件或者目录,利用该参数指定排除模式。排除多个模式的文件时,可以使用 Bash 的扩展功能。如果需要排除的文件数量比较多,那么可以将其需要排除的文件所对应的模式写入文件,每个模式负责一行,然后利用 --exclude-from 参数指定文件。 与 --exclude 参数所类似的有 --include 参数,用于指定必须同步的文件,二者一般联合使用。 增量备份 rsync 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可以完成增量备份。除了源目录与目标目录直接比较,rsync 还支持使用基准目录,即将源目录与基准目录之间变动的部分,同步到目标目录。 ...

发表于:2023-04-20 · 更新于: 2023-04-20

Linux 60秒性能分析

原文:Linux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60,000 Milliseconds 当你登陆到一台性能出现问题的 Linux 服务器:你在第一分钟会检查什么? 在 Netflix,我们拥有一个庞大的 EC2 Linux 云和大量的性能分析工具,用于监控和调查其性能。其中包括 Atlas 用于云范围的监控和 Vector 用于按需实例分析。虽然这些工具帮助我们解决了大多数问题,但有时我们需要登录到一台实例并运行一些标准的 Linux 性能工具。 60秒摘要 这篇文章将介绍 Netflix 性能工程团队在命令行下使用标准 Linux 工具进行优化性能调查的前60秒,你也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在60秒内,你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十个命令了解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和正在运行的进程。查找错误和饱和度指标,然后查看资源利用率。饱和是指资源的负载超过其处理能力,可表现为请求队列的长度或等待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uptime dmesg | tail vmstat 1 mpstat -P ALL 1 pidstat 1 iostat -xz 1 free -m sar -n DEV 1 sar -n TCP,ETCP 1 top 其中一些命令需要安装 sysstat 软件包。这些命令输出的指标将有助于完成一些性能瓶颈的定位(USE 方法)。这涉及检查所有资源(CPU,内存,磁盘等)的利用率、饱和度和错误指标。还要注意何时检查和排除了资源,因为通过排除,可以缩小要研究的目标,并指导任何后续的分析。 ...

发表于:2023-03-19 · 更新于: 2023-03-19